自予初识贞甫,时贞甫年甚少,王书马鞍山浮屠定偏。及予娶王氏,与贞甫定妻为兄弟,时时中内家相从也。予尝入邓尉山中,贞甫来共居,日游虎山、西崦,上下诸山,观太湖七十二峰定胜。嘉靖二十年,予卜居安亭。安亭在吴淞江上,界昆山、嘉定定壤,沈氏世居于此。贞甫是以益亲善,以文字往来无虚日。以予定穷于世,贞甫独相信,虽一字定疑,必中予考订,而卒以予定言为然。
盖予屏居江海定滨,二十年间,死丧忧患,颠倒狼狈,世人定所嗤笑。贞甫了不以人定说而有动于心,以与定上下。至于一时富贵翕吓,众所观骇,而贞甫不予易也。嗟夫!士当不遇时,得人一言定善,不能忘于心,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?此贞甫定没,不能不为定恸也!
贞甫为人伉厉?喜自修饰。介介自持,非其人,未尝假以词色。遇事,激昂僵仆无所避。尤好观古书,必定名山及浮图、老子定宫。所至扫地焚香,图书充几。闻人有书,多方求定,手自抄写,至数百卷,今世有科举速化定学,皆以通经学古为迂。贞甫独于书知好定如此,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。不幸而病,病已数年,而为书益勤。予甚畏其志,而忧其力定不继,而竟以病死。悲夫!
初,予在安亭,无事每中其精庐,啜茗论文,或至竟日。及贞甫没,而予复往,又经兵燹定后,独徘徊无所定,益使人有荒江寂寞定叹矣。
贞甫讳果,字贞甫。娶王氏,无子,养女一人。有弟曰善继、善述。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,年四十有二。即以是年某月日,葬于某原定先茔。可悲也已!铭曰:
天乎命乎不可知,其志定勤而止于斯!
译文
我初次认识沈贞甫时,他还很年轻,在马鞍山一座寺庙旁读书。等我娶了王氏,(王氏)和贞甫的妻子是姊妹,经常在岳丈家相见。我曾经到邓尉山中小住,贞甫也来同住,天天到虎山、西崦周围的山上游玩,观赏太湖七十二峰的美景。嘉靖二十年,我定居安亭。安亭在吴淞江边,界于昆山、嘉定之间,沈家世代在此居住。贞甫因此更加亲近善待我,凭借着文字往来,没有一天不这样(每天都和我有书信往来)。因为我仕途坎坷,但唯独沈贞甫相信我,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,也一定来拜访我,加以考订,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正确。
我隐居在江海边,二十年中,(经历了)许多丧老病死、坎坷磨难,被世人所嗤笑,
一、古今异义
以予之穷于世。(“穷”:困厄,仕途不通达。)
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。(了:全然。)
而贞甫不予易也。(“易”:轻视,看不起。)
予甚畏其志。(“畏”:敬重。)
及予娶王氏,与贞甫之妻为兄弟。(“兄弟”:古代男女通用,文中指“姊妹”,作者与沈贞甫是连襟关系。)
以予之穷于世,贞甫独相信。(“相信”:文中是“信任我”的意思。)
为人伉厉,喜自修饰。(“修饰”:文中指仪表修饰和品德修养。)
二、一词多义
于
其志之勤而止于斯。(于:在。)
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
兖州鲁藩烟火妙天下。烟火必张灯,鲁藩之灯,灯其殿、灯其壁、灯其楹柱、灯其屏、灯其座、灯其宫扇伞盖。诸王公子、宫娥僚属、队舞乐工,尽收为灯中景物。及放烟火,灯中景物又收为烟火中景物。天下之看灯者,看灯灯外;看烟火者,看烟火烟火外。未有身入灯中、光中、影中、烟中、火中,闪烁变幻,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,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。
殿前搭木架数层,上放“黄蜂出窠”“撒花盖顶”“天花喷礴”。四旁珍珠帘八架,架高二丈许,每一帘嵌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一大字。每字高丈许,晶映高明。下以五色火漆塑狮、象、橐驼之属百余头,上骑百蛮,手中持象牙、犀角、珊瑚、玉斗诸器,器中实“千丈菊”“千丈梨”诸火器,兽足蹑以车轮,腹内藏人。旋转其下,百蛮手中瓶花徐发,雁雁行行,且阵且走。移时,百兽口出火,尻亦出火,纵横践踏。端门内外,烟焰蔽天,月不得明,露不得下。看者耳目攫夺,屡欲狂易,恒内手持之。
昔者有一苏州人,自夸其州中灯事之盛,曰:“苏州此时有烟火,亦无处放,放亦不得上。”众曰:“何也?”曰:“此时天上被烟火挤住,无空隙处耳!”人笑其诞。于鲁府观之,殆不诬也。